- 形态特征
- 性格特点
- 喂食要点
- 生活环境
其外部形态特征与草兔大体相似,体形较小,头小而圆。耳朵向前折时能超过鼻端,通常比后足长,与雪兔和塔里木兔不同。体长35~39厘米,尾长4~7厘米,后足长9~12厘米,体重1.1~1.8千克。体背毛色调比华南兔鲜艳,毛较柔软,头顶和体背毛棕黑色,腹毛多为乳白色,体侧棕黑成分减少,由棕黄和棕白相混杂。背毛毛尖一般为棕黄色,接着为黑褐色,毛干淡棕色,毛基以及绒毛则多为灰棕色。冬毛比夏毛更鲜明。眼先和眼眶周围白色。耳上缘毛长,棕黄色,下缘毛短,白色,形成一白边。颏部纯白色,颈下棕黄色,前肢棕褐色,后肢内侧棕黄,外侧白色。 四肢趾掌为乌棕色。 尾的上面黑色,下面纯白色。头骨较华南兔短,颅全长一般不超过80毫米。后头较圆,倾斜向后,而鼻骨向前向下斜伸,因此头骨轮廓比华南兔的圆,眶上突前后枝分别向前后伸出颇长,颧弓粗壮,弓体的侧面有骨沟,于前端较深。听泡小,呈三角形。下颌短而高。齿式=28,第一对上门齿大,前齿面各具一条纵沟,并向齿中凹入,从横断面上看,沟底向左右两边延伸,成倒置的“Y”形,其间几乎填满粘胶质。第二对门齿呈圆柱形,极小,紧隐于第一对门齿之后。上颌第一前臼齿较第二、三前臼齿稍小,最后一个臼齿特小,呈柱状。下颌第一前臼齿较其余臼齿为大。
海南兔是一个独居的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以黄昏或黎明时活动最频繁。既不冬眠,又不夏蛰。由于终生在地面生活,遇到天敌时,海南海南兔首先利用臆蔽物尽量隐蔽,一动也不动,及至快被天敌发现时。则骤然蹿起,无定向急速奔跑,最快时速可达70km。但是,海南兔并不在奔跑中消耗尽体力,而是在短距离猛冲后,突然停顿不再奔跑,然后急剧转换方向奔赙,设法逃脱。一旦难于逃脱时,海南兔或用后脚猛蹋,或者蹿起后用前脚扑打,或用牙咬。几只海南兔在一起活动时,遇到惊扰时,为报警则用后脚敲地,发出响声。
杂食性
海南兔栖息在海南岛西部丘陵平野的灌丛低草坡和滨海地区的旱生性草原中,在地势较为平坦、干爽、草木丛堆间杂的地带较多,而从不到高山地区活动。
当前链接:https://mpets.xioba.cn/PetsRead-450.html

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102076392@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