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
- 性格特点
- 喂食要点
- 生活环境
紫沙蛇头略呈三角形;眼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颈细,头颈分明。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延伸;头背顶部隐约可见黑色“Y”形纹;体背紫褐色,背鳞平滑无光泽,中段17行;腹面黄褐色。有点小点并列成数条纵纹。背面紫褐色。有多数呈不规则“∧”形、镶暗紫色的浅褐色斑,有的无此种斑,而仅有不规则排列的深棕色短折线;腹面淡黄色,密布紫褐色细点,或有紫褐色纵线或点线数行;体测略呈深浅相间的纵纹数条。头背紫褐色,有镶浅褐色边的暗紫色纵纹数条;唇缘及下颌浅褐色。体型中等大小;头颈可以区分,吻端平齐,吻棱明显;眼较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颊鳞1枚,不入眶。眶前鳞1,个别为2,眶后鳞2,个别为3;颞鳞2(1)+2(3、4)+3(4);上唇鳞8,2-3-3式,极少标本一侧或两侧为7,2-2-3式,个别标本的一侧为9,3-3-3式;下唇鳞8或7,前3对切前颌片;颌片3对。背鳞17-17-15行,均平滑无棱,背鳞不扩大,背鳞亦不呈斜行。大者全长471毫米。有后沟牙;头大,吻棱显著;眼大,颊部略凹。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体中部背鳞17行;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
紫沙蛇生活于平原、在这种环境中,其体形及体色较深,与枯枝相似;亦常见于住宅附近路上或石缝中。在干燥的地方体色可变浅。白天、傍晚均见外出活动捕食。吃蛙及蜥蜴,偶亦吃蛇。卵胎生。
善爬树,性凶猛,常主动攻击。此蛇种有强烈的攻击性,并且有着类似蝮蛇科蛇类的防御行为。当动物被它螫咬会有不轻的伤势。
善爬树,性凶猛,常主动攻击。此蛇种有强烈的攻击性,并且有着类似蝮蛇科蛇类的防御行为。当动物被它螫咬会有不轻的伤势。
通常可以在平原、沼泽、湿地甚至是稻田、森林、山麓或低山,常栖于林荫下水草丰茂的地方。不过纪录上几乎不会靠近人类居住的区域。虽然属於陆栖蛇类,但是还是可以在灌木丛上等较低矮的职务上发现其踪影。
当前链接:https://mpets.xioba.cn/PetsRead-1424.html

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102076392@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