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
- 性格特点
- 喂食要点
- 生活环境
印度眼镜蛇平均长度为1.4—1.6米,已知最长的记录是一条长约2.25米的雄蛇。普通的一般也都能超过1.6米长。在斯里兰卡最长的记录保持者是条母蛇,身长1.85米。雄蛇的躯干及尾部一般都要比母蛇更大。 [1]
印度眼镜蛇的鳞片呈覆瓦状斜向排列且色彩多样。有淡褐色、褐色、橄榄绿、暗灰绿或全黑的印度眼镜蛇,而且这些颜色可以互相掺混在一块儿或呈现横纹状。它的喉部通常为粉黄色。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变异的白化个体:全身呈粉黄色而眼睛为红色。 [1]
在面对敌人时,印度眼镜蛇颈部的外皮可以伸张,以摆出其著名的威胁姿势。 [1]
印度眼睛蛇既无外耳也没有鼓膜、耳孔及耳咽管。但是其拥有非常发达的视觉。与大多数靠眼球凸面晶体聚焦来看景物的脊椎动物不同,印度眼镜蛇的晶体直接贴在它的视网膜上面。印度眼镜蛇的上下眼睑愈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透明薄膜”。当蛇在蜕皮时,眼睛的色泽通常会变得灰白,因为此时它的两片”透明薄膜“会变成两道乳白色的障壁物,随着蜕皮过程一并脱落。
印度眼镜蛇的鳞片呈覆瓦状斜向排列且色彩多样。有淡褐色、褐色、橄榄绿、暗灰绿或全黑的印度眼镜蛇,而且这些颜色可以互相掺混在一块儿或呈现横纹状。它的喉部通常为粉黄色。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变异的白化个体:全身呈粉黄色而眼睛为红色。 [1]
在面对敌人时,印度眼镜蛇颈部的外皮可以伸张,以摆出其著名的威胁姿势。 [1]
印度眼睛蛇既无外耳也没有鼓膜、耳孔及耳咽管。但是其拥有非常发达的视觉。与大多数靠眼球凸面晶体聚焦来看景物的脊椎动物不同,印度眼镜蛇的晶体直接贴在它的视网膜上面。印度眼镜蛇的上下眼睑愈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透明薄膜”。当蛇在蜕皮时,眼睛的色泽通常会变得灰白,因为此时它的两片”透明薄膜“会变成两道乳白色的障壁物,随着蜕皮过程一并脱落。
印度眼镜蛇喜独居,在繁殖期间会成对的活动。
肉食性
印度眼镜蛇的栖息地多为原始森林、水稻田及公园,也会生活于下水道等阴暗地方。
当前链接:https://mpets.xioba.cn/PetsRead-1421.html

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102076392@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