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宠网-宠物饲养用品学习知识库!
  登录   注册

大壁虎 参考价:

美宠网    2023-08-31 15:44:38    47

  • 形态特征
  • 性格特点
  • 喂食要点
  • 生活环境
成年大壁虎全长可达300毫米。尾长与头体长相等或略长,是最大的一种壁虎。背面砖灰色,密布橘黄色及蓝灰色斑点,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腹面色灰白而有粉红色斑。头大,略呈三角形,躯干背腹扁平,通身被覆细小粒鳞,其间杂以较大疣鳞,缀成纵行;腹面鳞片较大,略呈六角形。四肢长短适中,指趾扁平,其下方具单行皮肤褶襞;除第一指趾外,均具小爪,指间与趾间仅有蹼迹。雄性具肛前孔20余个。吻鳞不接鼻孔。体型较大,全长可达300毫米以上。背部粒鳞间散布的疣鳞约12-14纵列。指、趾间微蹼。尾基每侧肛疣1个或2-3个,雄性肛前孔和股孔16-26个。头体长为尾长的1.01-1.23倍,吻长大于眼径的两倍,吻鳞略呈五角形,不接鼻孔,体背面被多角形小鳞。尾稍纵扁,基部每侧具1个或2-3个肛疣,尾腹面被较大之方形鳞,中央无横向扩大的鳞板。生活时背面呈蓝灰或紫灰等颜色,具砖红色及蓝色的花斑,液浸标本体背面褐色,具不鲜明的砖红色及蓝灰色花斑。在颈及躯干背面。蓝色花斑形成6-8条窄横斑。四肢及尾背亦具横斑,尾背的横斑6-8条。幼体尾部为黑白环相交替,黑色环宽。体腹面为肉色
大壁虎通常在3-11月份活动频繁,12月至翌年1月在岩石缝隙的深处冬眠。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瞳孔可以扩大4倍左右,视力增强,灵巧的舌还能伸出口外,偶尔舔掉眼睛表面上的灰尘。它的动作敏捷,爬行的时候头部离开地面,身体后部随着四肢左右交互地扭动前进,脚底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原来认为它的脚下有吸盘,其实其趾端膨大的足垫并不是吸盘,而是在足垫和脚趾下的鳞上密布着一排一排的成束的象绒毛一样微绒毛,如同一只只弯形的小钩,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抓牢物体,可以在墙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绒毛顶端的腺体的分泌物也能增强它的吸附力。
肉食性
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在中国广西主要生活于亚热带石灰岩构成的石山中,山上有矮小树木并有供其饮水的水源,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在云南的栖息环境有3种类型:一为树洞中,二为房舍环境,三为喀斯特地貌石山裂隙中(河口),三种环境的共同特点是四周多农田。
大壁虎(学名:Gekko gecko):俗称蛤蚧、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黄色斑点,尾有白色环纹。吻鳞不接鼻孔。背部粒鳞间散布的疣鳞约12-14纵列。指、趾间微蹼。尾基每侧肛疣1个或2-3个,雄性肛前孔和股孔16-26个。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山区、荒漠及房屋内。多夜间活动,主食昆虫。多为卵生,每次产2枚。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在印度东北部到澳大利亚群岛也有发现。

当前链接:https://mpets.xioba.cn/PetsRead-1408.html

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102076392@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2010 - 2025 美宠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3.817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