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总有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只是多少的问题。对于做营销来说,只要抓准人们的缺点,就能够做出好业绩。
人性有三大特点,喜新厌旧、好逸恶劳、趋利避害。
阅读这篇文章你将了解:
1.消费升级的核心
2.降低用户成本的策略
3.广告业的3B法则
来源 | 空手(ID:firesteal13)作者 / 空手
一、喜新厌旧
求新二字,基本上可以概括消费升级的精义。
消费升级的核心,在于新时代消费者对于新消费体验的追逐,包括新技术新功能、新感官体验、新精神满足、新的自我表达方式。
宝洁中国旗下的三大洗发水品牌海飞丝、潘婷、飘柔,一度曾占到中国洗发水市场60%以上份额,但现在已经降至30%。为什么?因为新一代消费者觉得这些都是“妈妈品牌”,旧了、土了、不流行了、品牌老化了。
在这种求新的消费心态刺激下,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始终有两大课题摆在面前:其一、品牌年轻化,其二、产品创新。
因为对于大多数品牌而言,20+消费者都是核心用户,他们既是现金牛客户(20岁的消费者需求旺盛,也正在步入赚钱的黄金期),更是成长型用户(未来还有几十年的购买力)。
所以品牌必须迎合20+用户的需求、讨好20+用户的口味。可口可乐老少咸宜,但它的广告永远是做给20岁年轻人看的。
故对于成熟品牌而言,必须不断制造新的话题和关注点,不断激活品牌形象,给用户创造新鲜感,否则用户极易感到审美疲劳,毫不犹豫抛弃你。
五芳斋的沙雕广告、卫龙辣条的脑洞营销、李宁的国潮行动、百雀龄的创新social玩法、SK- II请窦靖童代言、可爱多跨界魔道祖师……都可视为品牌年轻化的典范。
(五芳斋的这个粽子广告……)
(你能想象这是国民女神老干妈么)
(i卫龙 plus广告)
(陈情令看过伐?)
创造新内容、衍生新话题、投放新媒体、采用新技术、合作新偶像、跨界新IP、开发新渠道,乃至一大批品牌在今天更换新LOGO、开发新形象、设计新包装和新店面,都是这一求新思维下的产物。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新娱乐、新话题、新偶像。在今天一个热点的生命周期不超过三天,上一刻还是热火朝天讨论这个事件,转眼就去追下一个了。 战国时代大思想家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万物不断生长,也在不断消亡,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品牌必须不断创造新鲜感,激活消费者,否则品牌就会老化,用户就会沉寂。这是品牌的维度。
(脉动更换新logo,并推出新包装和新口味)
从产品的维度来讲,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口味、新包装。 特别对于食品餐饮来说,新产品的开发必须要占到30%-40%的份量。雀巢冷饮1/4的销量来自新品;和路雪在中国有60多个品种,其中新品达到50%;必胜客早在2011年起,就要求菜单每半年更换一次,每次保证有25%以上的新品率,结果是全年销售增长21%,扭转了多年的亏损局面。 对于多产品线的品牌而言,一半经典老产品常年不变,一半创新新产品定期更换,已经是标准的产品组合思路。诸君多去几次麦当劳、星巴克,多研究一下他们的点单牌自然可以验证。 这一点对于那些主打大单品战略的品牌,挑战无疑是巨大的。一个单品,畅销多年是一件很难的事,消费者很容易对其产生疲劳、丧失新鲜感。此种情况下,企业有两条出路可选。 一是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比如iPhone,从iPhone 1 到iPhone 11,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升级粘住消费者、创造新体验。
昨天凌晨,苹果召开一年一度的产品发布会,推出iPhone 11。毫无疑问,网上又是骂声一片,哀叹乔布斯之后,苹果已无生命力、一年推出一款新产品还不能满足消费者胃口,还要被骂缺乏创新,没有革命性的新技术新功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设计。
那么,如果有两年没有更新产品,那么苹果已经完蛋了。
再是不断开发新版本和限量装,比如可口可乐,虽然同一种口味、同一个瓶型和包装销了上百年没有大改动,但是可口可乐不断推出新的版本设计,从昵称瓶到歌词瓶,从台词瓶到城市瓶,把一个瓶子玩出花。
然后,再适时推出一些限量装产品。正如绝对伏特加能够成为营销史上的经典也是如此,靠得就是各种限量装。
关于消费者的这种喜新厌旧,最经典的案例就是Shreddies。
它是一款方方正正的麦片,只在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有售。作为欧美人的常见早餐食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可避免的,消费者对它厌倦了。
怎么样重新燃起用户兴趣,实现品牌年轻化呢?
Shreddies天才般地将产品扭转了90度,放弃了保守传统的方形麦片,推出了全新的钻石麦片!
在有意的引导下,消费者自然分成了两派:你到底是买钻石麦片的新党还是选方形的保守党?
于是在一场激烈的社会大争论下,品牌被激活了,重新赢得用户欢心。
虽然两派消费者争论不休,但故事的结局却是和平而美好的——组合装!
Shreddies推出了方形麦片和钻石麦片的组合装,想吃方形吃方形,想吃钻石吃钻石。
二、好逸恶劳
好产品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降低用户成本。
知名度高、口碑好、渠道广,降低用户的搜寻成本;功能强大、技术先进、品质可靠、价格合理,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使用方便、易操作易上手、产品原理易理解,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产品形象好、档次高、买了有面子、社会接受度高,降低用户的社会成本。 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逸。
这个逸,一方面体现在用户的搜寻和购买决策上,要尽可能地简化流程、减少步骤,节省用户时间、节约用户精力和体力,减少用户麻烦。这一点做转化的朋友都知道,在用户购买流程中,每增加一个环节和步骤,转化率都会掉一大截。 我记得多年前买办公电脑,一开始本来打算选华硕,然后打开华硕的官网直接蒙圈,产品线密密麻麻,不同产品系列和型号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一款最适合我完全搞不清楚,于是直接放弃。我总不可能为了买一台电脑,把你整个产品线都研究一遍吧。这对我来说,就是决策成本太高,一点也不方便。 另一方面,产品本身要尽可能方便使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 苹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设计理念就是没有说明书也能用,把复杂的产品逻辑隐藏起来,只给消费者留下一个最简单易用的界面。所以我们看到上至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下至两三岁的小朋友,给他一部iPhone很快就会自己玩。 如果消费者买回来产品,还要研究半天产品说明书才知道怎么用,这样的产品设计是不合格的。
说到这一点,就想吐槽支付宝。在所有APP设计里面,支付宝毫无疑问是最难用的!
功能极其复杂、菜单隐藏得极深,每次我想看一下自己的账单、余额,都要想半天按钮在哪。
你说你好好做支付不就行了吗,又要做社交,又要做内容,又要做购买,又要做点评,又要做理财,搞得界面乱七八糟,功能杂乱无章,于是我就转战微信支付了。
(从未见过哪个APP的界面有支付宝这么复杂)
再举一个沐浴露的例子。
在沐浴露的使用体验上,男性和女性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
可能很多女性喜欢浴后皮肤好滑好嫩的感觉,并出现自我迷恋、对镜不停欣赏的症状。对,这叫做浴后神经紊乱症。
但大多数直男都只关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用沐浴露洗澡都冲不干净啊?”这就是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每次用沐浴露都要冲半天,所以很多男性不喜欢使用沐浴露。 沐浴露之所以会让人觉得冲不干净,主要是产品成分使用了阳离子型表活,和水中的钙镁离子相斥,因而吸附在皮肤表面不易洗掉。 自
当前链接:https://mpets.xioba.cn/NewsRead-16330.html

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102076392@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