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长19%。但是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关于宠物消费的维权数量却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宠物消费领域存在着宠物用品质量参差不齐、宠物服务难如人意等问题。但是,不少消费者在遇到产品质量和服务问题时,一般只是采取扔掉存在质量的商品、下次不再去同一机构等方式来应对。他们说:“不是不想维权,只不过大多数时候维权成本太高,只好算了。”
宠物用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成宠物商品问题首位
常年做流浪动物救助的北京某小学刘老师对宠物用品市场情况了如指掌,“价格差异很大,比如猫粮,网上有四五元一斤的,也有上百元一斤的。低端产品大多数是经济条件有限的救助人群买来喂流浪动物的,只不过保证它们不饿死,别说营养了,安全性是否能保证都说不好。”刘老师说。
上海消费者童先生也表示,他经常在网上购买各种宠物零食,发现有不少店铺都在销售自制的产品,比如风干兔耳朵、自制肉卷肉条等。他曾经购买过,发现这些产品往往只是简单的塑封袋包装,没有品牌、没有生产企业名称等信息,价格大多会比品牌产品便宜很多。店铺页面上会保证是纯肉制作,或者保证是正品分装等。但是,是否是正品、质量是否有保证,他也无法确定,后来就不买了。
除了质量参差不齐的常规用品外,宠物用品市场近几年流行起来的电气化、智能化产品质量也广为诟病,严重的甚至会对宠物造成伤害。
天猫数据显示,2020年“双11”期间,宠物智能商品的增速超过500%。但近年来,已经发生过多起宠物电器造成宠物伤害甚至致死的案例。有网友反映,自己购买的可以自动铲屎猫厕所只铲猫砂不铲屎,还有的把猫咪卡在了里面;有的则表示因为购买的自动喂食器在其出差期间不能正常出粮,差点儿把自己的“毛孩子”活活饿死;也有“铲屎官”反映在网上购买的加热垫将生病的“毛孩子”烫伤等;有些“铲屎官”为了“毛孩子”的温暖舒适购买了售价上千元的某品牌冷暖猫窝,但是这种产品却成了“杀死”它们的凶器。
2020年底,广州市消委会公布的“广州市宠物消费调查”结果显示,位列宠物商品问题前五位的分别是假冒伪劣(46%)、虚假宣传(39%)、价格不合理(37%)、存在安全隐患(30%)和商品类型少(30%)。
公开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对宠物智能产品的消费决策中,产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占比超过70%。而对于产品的不满则主要集中在功能不实用、实际效果不符合预期、故障率高等原因上。
宠物服务不尽如人意,服务不到位问题最突出
宠物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飞机托运、临时寄养......近年来也产生了不少纠纷。“那个案子虽然打赢了,但是不论是Mars的主人还是作为代理律师的我,都非常疲惫。而且让人遗憾的是,类似案件仍在发生。”2012年发生的金毛犬托运机场死亡案件代理律师是著名的动物保护律师,她表示,航空公司承运动物造成死亡事件以及机场货运人员野蛮装卸虐待动物事件已发生多起。
宠物寄养是这几年需求不断扩大的一项宠物服务,这项服务也经常爆出问题。昵称为“Jerry妈”的网友反映,春节期间她和爱人回老家探亲,把8岁的法国斗牛犬Jerry寄养在宠物店,没想到干干净净地送去,接回来时身上却发现了虱子。气愤的“Jerry妈”去找宠物店老板理论,老板一口否认不说,还说是Jerry自己长的虱子,并传染给了店里的其他动物。
长了虱子的Jerry还算幸运的,还有些宠物在寄养的时候失踪、生病甚至死亡。宠物在洗澡美容时受到虐待,甚至致伤致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019年春节,某互联网品牌推出了预约上门喂猫的服务,其服务销售页面上标称,下单后,只需要寄出钥匙即可,每次服务费用159元。网页上详细地列出了临时“铲屎官”上门后的服务规范,但是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会在遥远的家乡从监控里看到自家宝贝遭遇断水断粮,并且客服的400电话也无法打通。有些远在外地“铲屎官”不得不花高价请别人上门服务,有的不得不在大年初三飞回来喂已经饿了70个小时的猫,还有些上门的临时“铲屎官”竟然把猫砂当做猫粮装进了猫碗里。
广州市消委会的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宠物服务存在的问题前三位分别是服务不到位(45%)、缺乏服务标准(43%)和价格不合理(40%)。
宠物医疗纠纷维权难,需要加强监管和消费者教育
“医疗纠纷是最难打的一类案子,宠物医疗纠纷更是难上加难。”前文所述金毛托运案律师这样表示。
重庆某宠物医院兽医李
当前链接:https://mpets.xioba.cn/NewsRead-15045.html

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102076392@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